形态描述
形态描述 体躯胖圆,光滑似瓷质。头部较短,额角小,侧叶尖突,眼卵圆,界限不清。第1—4底节板较窄长。第3、4腹节后下角具3或4小齿,第4腹节前部具背凹陷。尾节裂刻达叶长的3/4,末端和叶中侧面各具1刺。
第1触角较粗短,第1柄节粗壮较长,第2、3柄节很短;鞭9—11节,第1鞭节粗长,内缘具细刚毛;副鞭约为鞭长之半,3—5节。雄体第2触角长丝状,鞭19—36节;雌体者短小,鞭7节。
口上板不发达。大颚切齿部光滑,臼齿卵圆,具弱齿,触须居于臼齿之下,3节。颚足触须超过外板,4节。
第1腮足较短,亚螯状,腕节短,掌节长方形,掌缘平截,掌角具2刺,指节爪状。第2腮足细弱,基节和座节较长,腕节为掌节长度的1.5倍。掌节卵圆形,背部具刚毛;指节很小,与掌角形成小螯状。
第3、4步足简单,指节爪状。第4步足底节板呈靴状。第5步足底节板宽阔,基节几乎为圆形。第6、7步足形状相似,基节卵圆形。
第1尾肢稍长于第2尾肢,第3尾肢柄部较短,外肢稍长,2节。
第1触角较粗短,第1柄节粗壮较长,第2、3柄节很短;鞭9—11节,第1鞭节粗长,内缘具细刚毛;副鞭约为鞭长之半,3—5节。雄体第2触角长丝状,鞭19—36节;雌体者短小,鞭7节。
口上板不发达。大颚切齿部光滑,臼齿卵圆,具弱齿,触须居于臼齿之下,3节。颚足触须超过外板,4节。
第1腮足较短,亚螯状,腕节短,掌节长方形,掌缘平截,掌角具2刺,指节爪状。第2腮足细弱,基节和座节较长,腕节为掌节长度的1.5倍。掌节卵圆形,背部具刚毛;指节很小,与掌角形成小螯状。
第3、4步足简单,指节爪状。第4步足底节板呈靴状。第5步足底节板宽阔,基节几乎为圆形。第6、7步足形状相似,基节卵圆形。
第1尾肢稍长于第2尾肢,第3尾肢柄部较短,外肢稍长,2节。
生境信息
生态习性 该种栖息于暖水浅海,现有标本采自水深5—27m,底质泥砂或软泥。在胶州湾春夏季较多出现,密度较小,5个/m2;大连的标本密度为10个/m2。
国内分布
分类讨论
分类讨论 本种外形与Orchomene naikaiensis (Nagata)相似,区别于后者最主要的特征为第2、3腹节后下角为锯齿状。
标本信息
标本采集地 渤海(大连),黄海(胶州湾),东海(长江口)。共计5♂♂,最大体长5.2mm;4♀♀,最大体长4.8mm。